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湖北自贸区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稳中竞进态势。
一、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能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关于国家级经开区等重要指示批示,建立“清单管理、督办落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科学谋划落实举措,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守护一库碧水的实施意见》《关于奋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现代化开发区的实施意见》,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和市委工作安排在经开区落地生根。
(二)学思践悟聚力量。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好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教育,开展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交流研讨10次。组织全区171个基层党组织、2973名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引导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交流262次,举办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18个,培训3000余人次。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5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三)从严管理带队伍。持续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组织8名干部到北京、厦门等地和市直单位挂职交流、跟班学习。选派20余名干部参加省、市干部教育培训班。对81名入党积极分子、30名发展对象、45名“两新”党组织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对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干部,分层分类组织开展专题轮训7期,覆盖656人。针对决策落实、日常重点工作等方面,经常性与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开展“科局长谈工业化”“能力作风大家谈”等活动21次,引导党员干部比拼赶超、争先进位。
二、坚持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做强经济支撑
(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推动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扩面提质。“厂网库”一体治工业污水,建成十堰东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丹江口库区水质保障经开区分中心,完成工业园区63处老旧管网修复,智慧监管76家涉水企业。“沟岸户”协同治生活污水,累计新建、维修雨污管网9.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9个片区,全面完成16条支沟治理。生态修复4个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山体滑坡约1200平方米,水生态修复1.7公里,建设健康步道2公里。“水气固”联动治环境质量,开展61家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9家企业VOCs治理项目建设,建设70余万平方米园区屋顶光伏设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2024年,泗河流域经开区段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2类,优良率100%。
(二)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易捷特新车型实现量产,东风特汽氢能重卡资质获批,赛力斯增程式商用车新车型完成试制,帕菲特、宝路开展新能源专用车研发生产,新能源车占整车产量比重达52%。67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新增2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工程中心)、3家省级“新物种”瞪羚企业。宝路公司与长江供应链公司合作建成金融仓。获批“全省商用车智能化专用化研发制造产业集群”。
(三)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按照市委“城市向东发展”部署要求,编制细化经开区总体规划,科学划分生活区、商业区、科创区、生态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分区,规划建设科创走廊和4个园区,厘清发展路径。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东风50学校改扩建、人才孵化中心、国瑞观澜华府、寿康华悦郡等主体工程完工,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建成投用。实施45个小区4954户老旧小区改造。与北京经开区疾控签订战略协作协议。建成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全区9所学校实现教联体全覆盖,教育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全年无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四)对外开放取得突破。科学编制了湖北自贸区十堰联动创新发展区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30+20+10”工作机制。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建设,十堰(上海)离岸创新中心、霍尔果斯二手车出口前置仓投入运营。在莫斯科、迪拜等地建成7个海外仓。建设“商用车大世界”项目,建设“十堰汽车汽配电商服务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聚集企业72家,成功举办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办问协同、征纳互动”办税服务入选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一站式”集成服务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2024中国数字政务典型案例。
(五)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以大财政体系建设为统领,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盘活会展中心、东风锻造公司、东风小康一工厂等资产。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省预算内项目资金分别同比增长57.3%、82%、330%。“三库”共录入项目301个,总投资470.72亿元。已开工项目34个,协议总金额159.7亿元。
三、坚持把强党建作为第一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
(一)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扎实开展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评估,全覆盖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217人次,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8人,全面落实村“两委”干部养老保险待遇,组织9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江浙考察学习。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清理村级组织“挂牌”“展板”185个。组织引导1273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推进办理民生实事461项,打造10个共同缔造试点,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深入抓好“八五”普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网络舆情风险研判排查,坚决守牢意识形态、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底线。
(二)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建立专题学习、定期调度、包联推进等11项机制,保障工作超常规推进。每月专题会议研究、制发“重点工作提示”、通报“每周动态”,“面对面”通报情况,班子成员对各领域下沉监督63次,包联督办并推动问题整改。强办案重震慑,对巡视巡察、财务审计、信访等方面问题全面起底,全口径受理问题线索140条。
(三)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全覆盖开展部门“一把手”谈话,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不担当不作为等“四风”问题。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举办区党工委读书班,区班子成员、169名党组织书记带头讲纪律党课,组织开展党纪党规知识竞赛、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全区各单位及个人检视问题504条,制定整改措施889条。全年立案同比增长54.2%,处理处分人次同比增长112%。强化以案促治,推动建章立制80个,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6件。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除“三保”及刚性支出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