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经开区光明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谱写民族团结“同心曲”。光明社区荣获2023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
光明社区成立于2002年,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现有少数民族35人,是十堰经开区多民族群众较为集中聚居的社区之一。
组建积分超市,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民族人士参与一次纠纷调解、志愿服务和理论宣传,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礼物。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设调解品牌,引导少数民族人士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推选有号召力、有代表性、有队伍资源的少数民族代表牟利平女士,创建“牟大姐调解室”基层调解品牌,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维护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社区环境。
开展特色活动,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组织少数民族代表开展学习交流、联谊交友、志愿服务,充分调动少数民族人士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在小区内开展书法、免费理发及爱心义诊,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爱心,丰富社区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社区活力。
红石榴志愿服务队队长牟利平表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充实,还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以后要利用自己少数民族优势,组织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帮助邻里、调解矛盾、文艺文化等志愿服务,促进各族群众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让爱心的接力棒一直传下去。
据了解,光明社区将继续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及宗教政策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让民族团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